首页  »  国内社会新闻

国内社会新闻

    这位小语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新作品用“怪诞”揭示“真实”

  • 央广网

    发布时间:08-1517:13

   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15日报道: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·托卡尔丘克最新的小说集《怪诞故事集》今年7月出版,小说集《衣柜》也将于8月和读者见面。在2020上海书展现场,作家孙甘露、鲁敏,评论家周立民做客思南公馆,与读者分享托卡尔丘克的最新作品。

    托卡尔丘克是波兰作家,《怪诞故事集》的中文版直接由波兰语翻译而来。讲述了十个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的故事,有森林里的绿孩子;有来自中国南方的一颗心脏;有过世母亲遗留的罐头,到未来世界的智能人类,小说涉及的学科领域、从人类学、心理学、植物学、医学,非常广泛。

    在获得诺奖之前,国人鲜少听说过这位作家,那为何我们要去读一个不太熟悉的小语种作家?因为她有一种多样性、奇异性、陌生性。孙甘露表示,《怪诞故事集》虽然是“怪诞”的事,但每个故事都非常具有心理深度,跟我们日常经验有些相似,这个经验经常被日常生活所遮盖,我们不太会想到,但通过“怪诞”的方式,又被重新召唤出来了。

    孙甘露认为,托卡尔丘克笔下的“怪诞”故事,并非我们以为的志怪或魔幻式写作,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经验之外的、跨越了想象边界的某种“真实”,是当下这个信息化、碎片化时代下,对于人们生活经验和生命经验的别样书写。每个故事都揭示着“怪诞”之下的某种“真实”。

    在两本新书中,收录了托卡尔丘克在诺奖获奖时的演讲《温柔的讲述者》,周立民说,这似乎是她对自己的定位,温柔。但她的作品阅读下来的感受让人“不温柔”,是位敏锐的讲述者,敏锐的讲述与这个世界的关照。《旅客》里幼年时出现在黑夜床边的“鬼魂”,原来却是老年时的自己;《绿孩子》里那个因战争而千疮百孔的土地,在遇到“绿孩子”时,获得了治愈的解药。周立民建议,托卡尔丘克小说集拿到后别急着一口气读完,十篇小说叙事方式都不同,表达跨度也很大,认真读下来会发现作家极强的表现力。

    “在中国的文学市场中,现实主义写作是大道,这让我们的写作惯性、阅读习惯都形成无意识的集体选择”,鲁敏认为,我们需要看到非常不同的作品。

    即将和读者见面的小说集《衣柜》里的三个故事,也呈现了这种迷人的丰富性和包容性,其中《房号》的叙述人是身为客房服务员的“我”,游走于首都饭店的不同房间,循着蛛丝马迹捕捉客人留下的气息。鲁敏就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自己,她透露,在南京时租过一段时间房子,她就喜欢在家里爬上爬下,壁橱后、床底下等角角落落都看一遍,能发现上一任租客的痕迹,丢失的名片、没用过的蒸笼都被她找到了,特别有意思。“现在租住在公司房子里,都是统一装修统一布置,我感觉失去了巨大的乐趣”。

    在诺奖的颁奖词中会强调作家的想象力,可见想象力对虚构小说创作非常重要。而托卡尔丘克的授奖理由中有两个词非常关键,一个是“百科全书式”,另外一个是“跨越边界”。托卡尔丘克正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作家,她的作品让人们重新定义了“怪诞”与“真实”,或许还存在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可能。

国内社会新闻 相关主题

推荐关注

  • 点击 查看新浪官方微博 新浪官方微博
  • 点击 查看新浪官方博客 新浪官方微博